得安學校保安管理服務
得安企業安防服務
發布時間:2017年6月7日 來源:www.dlhaohewu.com 點擊次數:4790 次
智能大廈(Intelligent Buil ding簡稱IB)是信息時代房地產與電子技術相結合的產物,是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。80年代,美國為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,提高國際 競爭能力,開發了第一座具有當時最先進的高科技水平,而且具有第一流的管理和服務功能的大樓-——智能大廈。
隨后英國、法國等歐洲國家和日本、香港、新加坡等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也紛紛仿效。 尤其是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與 密切結合,使得智能大廈如同雨后春筍般在世界各地相繼發展起來,并在建筑和管理現代化方面逐步達到了更高的層次和水平,更體現出信息時代的特點,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和政府的關注。據有關資料統計,到2011年,智能大廈在美國已建成18000幢,日本已建成10000幢,日本還要建立智能化國際信息城,新加坡要建立智能島。日本和泰國當前新建的多功能綜合大廈約占新建大樓的60%。
智能大廈中的安全保衛通常是由安全保衛自動化SA和消防自動化FA的功能系統來實施的。該系統包括火災檢測報警、定位與隔離控制、消防自動滅火、電視監控、樓宇電子門鎖、門窗柜安全防范、防盜報警和對講呼救、出人身份識別和防非法入侵及停車場安全管理等一系列子系統。這些子系統通過機電一體化聯系在一起, 由分布在大廈各處的攝像鏡頭、低壓傳感器、光敏傳感器、移動探測器、熱傳感器、煙霧傳感器、變頻驅動器、卡式保安鎖、電梯自控、定時時鐘及傳呼系統隨時采集各種信息和數據,經中央控制系統和各處理器識別、處理后,通過網絡控制系統對產生的結果安排相應的指揮和操作,執行必要的消災保安和報警措施。該系統不但能隨時對非法入侵者采取啟動錄相監視、開追光燈跟蹤、關閉出入口堵截、通知保安警衛人員扣押等一系列防衛措施,使得壞人無隙可乘,而且對火險等不安全事故也能及時給予撲救和遏制。
在我國城市自動化管理和安全防護建設中,受智能大廈的啟發,并借鑒了其中許多高科技技術,應用于小區和現代化大樓的建設和管理,而且獲得了很大的成功。比如北京的 帝苑小區和亞細亞樓宇,就充分利用智能大廈的高科技管理技術,建立起自己的自動化管理控制網絡,安裝了安全防護報警系統。它們采用的是周邊防護系統(即將紅外線探測器 和其它監控裝置布置在防護區周圍,組成非法入侵防護報警系統)、視頻監視系統(即用攝像機、錄像機和閉路電視組成監視報警系統,對管區重點部位日夜監控)和磁卡門衛系統 (對大門、車庫等出人口進行監控,嚴密各個通道的管理)。這不僅使小區治安保衛工作達到了科學化、規范化的新水平,也為我國智能建筑的發展和安全保衛工作現代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。
隨著改革開放大潮的涌起,我國近幾年也掀起了智能大廈。北京、上海、廣州一些部門都在躍躍欲試。1990年北京首先興建了第一座智能大廈——發展大廈,上海招商大廈、上交證券大廈、球海機場大樓緊隨其后。盡管我國智能大廈剛剛起步。SA自動化功能還 不夠健全和完善,而且國家的財力、體制和科技力量也難給予保障,智能大廈在我國目前難有大發展,但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、改革的深化和各方面不斷與世界接軌,智能大廈必將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歡迎,必將在我國得到蓬勃發展。新時代的安全保衛工作也定將借此而騰飛。